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第一部分 专业概要
一、 专业简要描述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综合性专业,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就业质量高。课程体系涵盖数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系统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金融、电力、通信、医疗、交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硬件、 软件和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运维管理等工作。
二、 专业特色亮点
本专业从1984年与日本北海道大学合作开始,一直通过多种形式持续不断开展国际化合作,赋能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近年,本专业以产出为导向,实施全员全过程班导师与专业导师无缝衔接的双导师制,结合“4层次3融合4能力”创新训练体系着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近5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120余项,其中仅国家一等奖即9项。
三、 专业核心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
第二部分 专业介绍
一、 专业解读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综合性专业,课程体系涵盖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以 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系统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同时通过“434”创新训练体系提升 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除了学习自然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之外,本专业主要学习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方法和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智能媒体、机器学习、嵌入式系统、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应用技术。
二、 专业优势
本专业始建于1978年,1984年独立为国内第一所计算机学院。1999年与电子系等组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专业硕士授予权。本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同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15年获批首批15个“辽宁省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018年获批“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0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21年联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共建);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专任教师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6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1人,“兴辽英才”创业领军人才1人,“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1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及以上2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者5人,教师100%具有企业工作或合作经历。
本专业教师在计算机视觉、具身智能、人机交互、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网络信息安全、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式系统、轨道交通智能化等领域有较强的教学与研发能力,承担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以及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100余项,成果转化总额超1亿元。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沈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专业教师多次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并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三、 就业情况
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去向为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互联网、通信、银行、政府机关等信息技术相关企事业单位员工或公务员。如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去哪儿网、格力电器、东软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邮政银行、联通公司等知名企事业单位。
本专业每年5%左右学生被保送到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高校及北京邮电大学等优质211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同时,每年超20%同学选择继续深造,成为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