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在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保障与安全、智能媒体等方面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特别是面向智能制造与智能服务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期待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通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能够达到下列目标。

1.具有正确价值观,遵守工程职业道德,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强,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2.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工程知识和技术,利用现代工具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等方面工作;

3.具有一定创新意识,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能够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IT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尝试提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方法或给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解决方案;

4.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注重团队协作意识,在多学科背景下的设计、研发、管理等团队中,以成员或技术骨干的角色有效地发挥作用或参加项目管理;

5.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够通过职业历练、在线教育、高校或研究机构攻读硕、博学位等方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二、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掌握从事计算机行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计算机领域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专业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公共安全与公众健康、法律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修满学分,其中课程教学(含:实验课)138.5学分,集中实践教学学分,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12学分。